游植龙律师就婚姻家庭问题接受《广州日报》专访 2006-03-14

资讯动态922字数 1764阅读模式



婚姻家庭指导师:要不要离婚?先来场考试!

    “近两年来,我每个月办理的涉及婚姻问题案件,相当于上世纪90年代时候一年的数量。”广东婚姻法律网执业律师、知名婚姻法律专家游植龙律师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近年来婚姻诉讼案件占民事诉讼案件比重在逐年上升,律师在办理婚姻案件中成为一个婚姻问题心理咨询师的角色。“但是在进入法律程序后,挽救婚姻则显得不太容易!”佛山市妇联有关负责人坦言,确实需要有专业人士在婚姻破裂进入法律程序前为夫妇双方解决问题。 

  3月5日,由全国妇联和中国国家婚姻家庭协会推出婚姻家庭指导师的资格培训计划在佛山启动。3月25日,佛山将正式开始进行婚姻家庭指导师的培训。 

  这一全新的职业登陆佛山是否可以为维护和谐的婚姻系上一条“安全带”?妇联有关负责人表示,随着这种职业的成熟,这个行业有希望将登陆所有与婚姻有关的职场,用专业的方式取代传统说教对婚姻的指导。   

  案例:八十多岁老头老太执意离婚 

  佛山一对老年夫妇是五十多岁时再婚的,尽管风风雨雨又一起生活了20多年,但是由于生活上的一些琐碎小事,彼此感觉不再能够容忍对方。2004年,在老头老太都已经八旬高龄的时候,两人决意要离婚。律师多次协调后,但双方老人还是表示,再婚时就属于自由恋爱结婚,婚后无子女,离婚也无须征求各自儿女的意见,执意“不凑合”,坚决要求离婚。 

  “再婚的时候双方都已是年过半百的人了,彼此都有自己相对的固定生活方式和习惯。一起生活后性格、习惯等的不同可能难以相互容忍。”高级心理咨询师关舒俊解释说,另一方面,生活水平提高也使一些中老年人呈现出新的生命活力,他们对夫妻生活提出了较高要求,这令一些配偶不知所措。这样,老年夫妻之间的感情生活和谐出现了问题,成为导致离婚的原因之一。 

  关舒俊分析说,上了年纪的老人家接触的新事物新观念少,如果在发现问题的早期能够及时寻找专业婚姻指导师,提前介入,一些琐碎生活小事上的拌嘴也不至于演变成离婚“大事”。   

  新鲜职场人:婚姻指导师热辣登场 

  根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在婚姻家庭的人群中稳定性已不超过三成:不婚、外遇、婚外恋、离婚、单亲家庭、争吵、暴力、孩子教育等问题,情感困惑日益严重。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每500人就拥有一名婚姻家庭指导师,全美国拥有婚姻家庭指导师60万人,但目前我国具有专业素质的婚姻家庭指导师还不到5000人。 

  上个月,我国启动了婚姻指导师的培训计划。本月底,佛山也将正式开始进行婚姻家庭指导师的培训。按照要求,婚姻指导师必须掌握心理学、婚姻与家庭学、婚姻法等相关的知识,心理学是其中最重要的内容。 

  “看起来参加辅导培训的人没有很大的限制,但实际也设置了一定的‘门槛’。师级要求中专以上学历,或从事婚姻家庭评估指导相关工作1年以上;高师级要求大专以上学历,或从事婚姻家庭指导相关工作3年以上。”关舒俊告诉记者,由于这一辅导具有专业性,这样就要求参加课程的人有一定的文化理论知识,才能更快地理解并更好地为他人提供更好的服务。   

  专业方法解决婚姻难题 

  心理师尹平表示,专业的婚姻帮助意味着一些新方法的引入,包括人格确定、焦虑测试、婚姻关系测试等专业方法。这些方法能够使人们在婚姻中不愉快的抽象感受量化成具体的测试结果,帮助他们找到根本的问题,对于能够解决的进行解决,对于确实无法继续的则给予建议。 

  也许有一天,你需要离婚之前,指导师不会苦口婆心的劝你,而是先要来一场考试,根据考试结果,给出最好的建议。 

  佛山市妇联有关负责人则表示,这个新职业的出现,不但可能独立执业,也可能成为一些婚姻相关的专业机构的专业人才,如婚介中心、妇联咨询站、律师事务所等。 

  据了解,目前中国国际婚姻家庭协会(IMFA)已经开展婚姻家庭指导师资格研修、国际注册认证工作。学员完成规定课程考试合格后,颁发全国妇联人才开发中心的《婚姻家庭指导师资格研修证书》和中国国际婚姻家庭协会(IMFA)的《婚姻家庭指导师国际注册证书》。   

  专家视角:茶座模式维系和谐家庭 

  中国人传统的观念,个人很少主动去进行咨询,“别人会认为自己有病了才会去进行心理咨询。”关舒俊透露,其实,一些团体式的咨询和辅导似乎更符合传统中国人的心理习惯。 

  “不少人都是婚姻家庭出现问题很严重时才去考虑挽救,一般都比较被动。”昨日,游植龙律师向记者提出了他的设想,如果能够通过茶座、泡吧等轻松愉悦的方式,把对婚姻家庭等存有疑问的人聚集在一块交流,同时由专业的心理辅导师进行引导,有利于团体式的维系和谐家庭。 

  类似问题的相互交流倾诉也能够扩大对家庭问题有疑虑的人对他人的了解,加深他们对家庭关系处理的理解。 

  游植龙说:“其实,‘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说得很在理,在了解他人的家庭也有难处的同时,不少人也会感到心理的宽慰:‘其实自己的状况并不是很坏’。”(文:李欣欣)

    广州日报  2006年3月13日
 

继续阅读